科技赋能泾县发展,青春助力乡村振兴——滁州学院机电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纪实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17:57:05 阅读量:8
6月29日至7月5日,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“科技赋能泾县,青春筑梦乡村”暑期实践团奔赴泾县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围绕“以机电科技推动泾县产业升级,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”主题展开,实践团深入泾县产业一线,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探秘宣纸工坊,触摸千年技艺温度
实践团首站抵达当地知名宣纸制作工坊(如图,晾晒场上整齐排列着带有生肖标识的宣纸晾晒架 )。一踏入工坊,空气中弥漫的檀皮青檀香与蒸煮宣纸原料的蒸汽交织,古朴的捶打声、捞纸的水声此起彼伏。非遗传承人周师傅亲自示范传统宣纸制作的“皮料加工”工序,展示如何将檀皮与燎草经浸泡、蒸煮、舂捣等108道复杂工序,制成柔韧细腻的纸浆。
成员们分组参与实践,在捞纸环节,大家手持竹帘小心翼翼地深入纸浆池,按照“一摇、二抬、三沉”的口诀尝试抄纸。起初因力度不均,捞出的宣纸厚薄不一,甚至出现破损。经过反复练习,终于掌握了水流与竹帘角度的微妙平衡。“看似简单的动作,实则需要精准控制力度与速度,每一张宣纸都是匠人的心血结晶。”成员小张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感叹道。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,宣纸制作不仅是技艺传承,更是传统文化基因的延续。
数字焕新非遗,助力文化传播升级
实践团走进泾县宣纸文化园,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路径。在展馆内,成员们运用3D建模与VR技术,对宣纸制作流程进行全景数字化还原。参观者佩戴VR设备,即可“穿越”到宣纸工坊,身临其境地感受原料加工、抄纸、晒纸等工序。团队还开发了宣纸文化互动小程序,通过AR扫描功能,让用户扫描宣纸成品即可获取其制作工艺、历史故事等信息。
在宣纸文创工作室,成员们结合机电专业知识,设计出智能宣纸展示架。该展示架配备自动翻页装置与环境监测系统,既能保护宣纸不受光照、湿度损害,又能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动态展示,吸引游客驻足观赏。“将传统宣纸与现代科技结合,让非遗文化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。”团队负责人在与当地文旅部门交流时分享道。
此次泾县暑期实践活动中,滁州学院机电学院师生将专业特长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,既用科技手段解决了宣纸产业的实际问题,又探索出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新方式。成员们纷纷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耕“科技+非遗”领域,让古老的宣纸技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,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